曝光台详情
关于三个省重点帮扶县区农业产业扶贫项目推进情况的督查通报
发布时间:2018-08-09
各县区委、人民政府、纪委监委:
2018年3月9日-13日,按照精准脱贫“3+2”监督推进机制要求,市纪委会同市农委,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淮安区、淮阴区、涟水县等三个省重点帮扶县区农业产业扶贫项目推进情况进行了督查。现将督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1.重点项目实施情况。淮安区、淮阴区、涟水县三个省重点帮扶县区围绕2550万元省农业产业富民项目资金,编排项目19个,其中淮安区8个、淮阴区5个、涟水县6个,主要以种植、园艺、畜牧养殖、水产养殖类为主。从实地督查情况看,已建成项目3个,在建项目11个,正在办理手续项目5个;从线上督查情况看,共有12 个项目进入实施环节,还有7个项目处于立项环节(具体情况见下表)。
重点项目实施情况表
县区 | 项目名称 | 线上督查情况 | 实地督查情况 |
淮 安 区 | 顺河镇艾口村蔬菜大棚建设项目 | 实施 | 已建成 |
宋集乡宋集村钢架大棚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 | 实施 | 已建成,已获得收益5.6万元 | |
朱桥镇石塘村御福斋米厂稻米加工项目 | 实施 | 已建成 | |
车桥镇丰年村稻虾混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 实施 | 正在建设 | |
博里镇马桥村中草药基地配套设施建设项目 | 实施 | 正在建设 | |
茭陵乡章集村机插秧项目、温氏生猪猪舍建设项目 | 立项 | 正在建设 | |
车桥镇车南村水蛭养殖项目 | 实施 | 正在建设 | |
苏嘴镇沙吉村大棚西瓜-稻米轮作项目 | 实施 | 正在建设 | |
淮 阴 区 | 吴城镇河滩村藕虾混养项目 | 立项 | 正在建设 |
西宋集镇三王-跨洪设施蔬菜基地建设项目 | 立项 | 正在办理手续 | |
西宋集镇王码-跨洪瓜蒌种植项目 | 立项 | 正在办理手续 | |
刘老庄乡双庄村碧根果产业园项目 | 实施 | 正在建设 | |
老张集乡新桥村温氏养殖家庭农场 (二期)建设项目 | 立项 | 正在办理手续 | |
涟 水 县 | 义兴镇苗戴村黄花菜生产基地建设 | 实施 | 正在建设 |
黄营乡朱桥村肉牛养殖基地建设 | 实施 | 正在建设 | |
成集镇条河村食用菌产业园 | 立项 | 正在建设 | |
经济开发新区街南村食用菌种植 | 实施 | 正在建设 | |
南集镇新合村低收入农户增收创业园项目 | 立项 | 正在办理手续 | |
保滩镇洪荡村瓜蒌基地项目 | 实施 | 正在办理手续 |
2.其它产业富民项目实施情况。2017年,市农委督促指导三个省重点帮扶县区的128个经济薄弱村,规划产业富民项目328个。其中,2017年实施179个项目,已竣工132个,正在建设47个, 2018年拟实施28个项目,2019年拟实施121个项目。
二、存在问题
1.项目实施进度不均衡。在19个重点项目方面,淮安区3个项目已建成(其中1个已产生收益),5个项目正在建设,进度相对较快;淮阴区2个项目正在建设,3个项目正在办理手续;涟水县4个项目正在建设,2个项目正在办理手续。
2.部分项目手续难办理。农业项目中部分设施设备、生产材料为小作坊、小工厂生产,厂家不能提供正规票据,不符合项目管理规定,导致项目存在中断实施的潜在风险。部分项目由于种种原因,相关手续不能及时办理到位,影响项目实施进度。
3.项目收益方式单一。绝大部分重点项目资金用于建设钢架大棚、瓜蒌架、圈舍等农业生产设施,再招引大户经营,带动部分低收入农户就业增收,村集体收取租金。由于村一级组织缺乏相关专业人才,无法参与经营管理,只能被动出租场地、设施,收益不高,存在租金不稳定和闲置风险。
4.线上线下不同步。部分产业扶贫项目信息录入不及时、不完整,线上线下“两张皮”。例如,淮安区博里镇马桥村中草药基地配套设施建设项目、车桥镇车南村水蛭养殖项目,涟水县黄营乡朱桥村肉牛养殖基地建设等项目,因未在“阳光扶贫”系统中填写合同约定开工日期和竣工日期,导致系统中进度与项目实际进度不一致,没有发挥系统实时监督作用。
5.储备项目质量参差不齐。三个省重点帮扶县区虽然都已按照要求编制了产业富民项目规划,但有的属于统筹带动增收项目,重复填报;有的没有研究论证,缺乏可行性;有的推进缓慢,还没有立项;有的虽然已开工,但迟迟没有竣工验收。
三、工作要求
1.压实工作责任。各县区党委政府要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履行好本地区精准脱贫职责,加快推进产业扶贫项目落地。市农委要发挥产业引领脱贫致富工作职能,加强对各地特别是三个省重点帮扶县区农业产业扶贫项目的督促指导,确保项目落地达效。
2.加快项目实施。各县区要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扶贫项目实施进度,确保按期建成达效,项目收益要及时归集分配。淮阴区3个项目、涟水县2个项目还在办理手续之中,要迅速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确保4月底前进入实施阶段。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注重吸纳低收入农户参与,让经济薄弱村和低收入农户共享项目成果。各乡镇要将项目进展情况及时录入“阳光扶贫”系统,确保数据准确、完整,线上线下一致。
3.扩大项目储备。各县区要积极谋划农业产业扶贫项目,优先考虑带动经济薄弱村和低收入农户增收的项目,不断完善项目储备清单,做好向上争取支持的准备。项目规划要因地制宜,切合实际,避免搞形式、走过场,要确保储备一批、实施一批、建成达效一批,实现滚动管理。
4.加强监督检查。各县区纪委监委要依据自身职能定位,发挥专责监督职责,结合“阳光扶贫”系统,定期开展督查,确保每个项目实时更新、全程留痕,推动产业扶贫等各项扶贫政策和富民措施落到实处,为精准扶贫脱贫提供纪律保障。